推广 热搜:

中国恒大正式退市,烂尾楼问题怎么办?

   日期:2025-08-27     来源:www.prywk.com    浏览:616    评论:0    
核心提示:中国恒大集团于8月25日上午9点正式从港交所退市,标志着这家过去市值高达3700亿港元的房企彻底告别资本市场。恒大退市的直接缘由是连续停牌18个月未复牌,但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房产行业深度调整期的阵痛。

中国恒大集团于8月25日上午9点正式从港交所退市,标志着这家过去市值高达3700亿港元的房企彻底告别资本市场。恒大退市的直接缘由是连续停牌18个月未复牌,但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房产行业深度调整期的阵痛。这家2009年上市的老牌房企,曾是中国房产行业的标杆企业之一,现在却以市值缩水至21.52亿港元的结局暗然离场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恒大退市后留下的最大难点——遍布全国的烂尾楼项目将怎么办?

烂尾楼问题的解决需要多管齐下。第一,地方政府应当承担起主体责任,打造"一楼一策"的处置机制。现在已有部分城市采取政府推广托管模式,由住建部门牵头协调后续建设和出货。比如郑州设立的房产纾困基金,专门用于回收问题项目并引入国企完成建设。这种模式既能保障购房者权益,又能防止社会资源浪费。

恒大的退市的道路早有征兆。
2021|2022年累计亏损超越8000亿元的财务黑洞,让这家房企巨头飞速陷入流动性危机。
2024年1月29日停牌时,股价已跌至0.163港元/股,市值蒸发超越99%。香港法院在2024年下达清盘令后,经过一年半的清算程序,最后在2025年8月完成退市。这一过程反映出市场化出清机制正在发挥用途,但同时也将烂尾楼这个民生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。

再者,应当打造房企风险预警机制。恒大的危机并不是1日之寒,早在2017年其负债率就已突破警戒线。监管部门需要打造更灵敏的监测体系,对房企的财务指标、销售回款等进行动态评估,准时发现风险苗头。

第二,需要健全预售资金监管规范。恒大的教训表明,挪用预售资金是致使项目烂尾的主要原因。将来应当打造银行、政府、房企三方共管的资金账户,确保建设资金专款专用。同时可以考虑越来越推行现房销售,从根本上消除预售制带来的风险。

恒大的退市是一个年代的终结,也是房产行业转型的势必结果。解决烂尾楼问题不只关系到千万家庭的安居梦想,更是维护社会经济稳定的要紧举措。这需要政府、企业、金融机构和购房者一同努力,在市场化、法治化的框架下寻求最佳解。将来中国房产行业的进步,势必愈加重视水平而非规模,愈加看重民生而非速度。恒大的教训告诉大家,任何忽略风险、盲目扩张的进步模式都很难为继,只有稳健经营、聚焦主业的房企才能在行业洗牌中存活下来。

最后,要畅通司法救济途径。对于确实没办法复工的项目,应当通过法律程序明确债权债务关系,保障购房者优先受偿权。最高人民法院已颁布有关司法讲解,赋予购房者超级优先权,这一规范需要在国内落实到位。

 
打赏
 
更多>同类百科
0相关评论

推荐图文
推荐百科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